Formulir Kontak

名稱

以電子郵件傳送 *

訊息 *

技術提供:Blogger.

著作人

網誌存檔

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

當董雞遇到水田:新農業X網路X環境保育的化學變化




圖片來源:林哲安

史記有云:「農,天下之本,務莫大焉。」然而,近年來臺灣各地大量興建的農舍,卻成為目前農業發展遭遇的重大問題。
農委會近日公布全台農舍抽查成果,108件中有82件違規,達到75違規率。這項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農舍申請與建造的浮濫現象,主因為2000年《農發條例》修改後,不論是否身分為農民,均可自由買賣農地。在此之中,宜蘭農舍問題,更受全國矚目。近20年來,宜蘭縣共核發9366棟農舍使用執照,也讓宜蘭因此失去了12%(共計1900公頃)的優良農業用地。
農業用地大量買賣,有人認為是近來乾旱頻傳,間接導致農民無力從事農作,也讓轉售農地的誘因增加。然而,真的是天然因素造成農地商品化嗎?
為了探討宜蘭農業問題,國民黨青年團邀請關心農業議題的青年朋友,一起前進蘭陽平原,探索全國最大水源生態源區「深溝水源生態園區」,瞭解水資源如何永續發展,並與新南田董米創辦人林哲安,細談新農業的美麗與農舍發展的衝突。
圖片來源:林哲安

農村噩夢:農地商品化
員山鄉「深溝水源生態園區」提供蘭陽溪以北民生用水,為宜蘭重要水源輸送、淨化地。在志工導覽解說下,我們可以得知,沒有設置水庫的宜蘭縣因為擁有豐沛的地下湧泉,加上蘭陽平原後方3千公尺以上雪山及中央山脈的雨水匯集、流入蘭陽溪,溪流就從頂處如漏斗般,源源不絕的注入活水。
飽含地下水的蘭陽平原,亦有湧泉的產生,如東澳冷泉,故不須另闢水庫蓄水。因此,水源問題對於宜蘭而言,似乎並非導致農民不願耕種的原因。
對此,田董米創辦人─林哲安,提出了另一個想法:「人」的因素。
宜蘭地區稻米屬於一期稻,農民僅透過一次收成量來決定可賺取所得,再無其它管道或方式可擴大薪資獲取。然而,透過農地買賣,可能在一次的販售中,就能獲取一輩子工作都無法獲得的財產,加上在地農民普遍年邁,外出工作青年亦因上述原因不願返鄉,為避免農地荒廢,宜蘭農民最終選擇販賣農地。

圖片來源:林哲安

資深鳥迷的夢想與實現
一開始,林哲安並非因為熱愛農業發展,而投入農業改造運動。熱愛鳥類的他,從小在宜蘭農田長大,看著農舍濫建使農地減少、適合鳥類的棲地也越來越少,在他心中也燃起小小的火花。
一次偶然機會,哲安在壯圍鄉最南邊的水鳥棲地「新南」,意外發現他非常喜愛且有興趣的稀有秧雞科鳥類「董雞」,而且這小小一塊田裡不只住著董雞,還有緋秧雞、灰胸秧雞、為數眾多的紅冠水雞;此外,夏天有彩鷸、花嘴鴨繁殖,冬天有超過20隻田鷸固定在此覓食,亦是雁鴨科鳥類喜歡集體停棲的地點。林哲安深深被這塊「寶田」所吸引!
因此,為了留住宜蘭水田、保護數量稀少的董雞,林哲安推動無毒農業,並以高於盤商的價格收購稻米,建立「田董米」的品牌,也說服越來越多的農民接受他的想法,改變耕作方式。
種田不要種房子
想要保留宜蘭的農田,首要面對的就是農舍販賣問題,幾經思索後,他認為:「想在農民的私有土地保護生態,最佳方法就是讓生態與農業結合。」年輕人善用網路,可以協助農民打通銷路,以當地的特色物種為吉祥物,推廣「買農產護生態」的觀念,並且要求農民在某些範圍減用農藥、肥料或完全不使用,以提高該農產的產值。如此,農民的收益比過去多,更有意願保留土地,美好的生態及環境也因此得到保障,達到雙贏的局面。
楊儒門在「248農學市集」的創辦理念文章中提及:「農民們沒有人希望祖先辛苦耕耘的土地,在自己的手上荒蕪,更不願見到種出來的紅豆沒人願意買,沉重的疑問壓在農友年邁的身軀上,抬頭望著天,要不是賣不出去,年輕的一輩需要離鄉背景到外地打拼?許久才回家一趟探望家鄉的老父母」。
林哲安因為想要保育鳥類棲息地,以自身熟稔技巧(網路),說服農民採用別於傳統的農耕方式(無毒),讓重視食安或生態保育的消費者購買(收益增加),這一切新生的化學變化,除了可有效解決宜蘭農舍大量興建、販售問題,亦也回應楊儒門的想法,吸引有志返鄉務農之青年,一同讓祖先留下的土地、父母堅守一輩子的農田,重新昇華與延續。
生態農業保育路
青年團在這個論壇中,獲得的最大啟發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,無論宜蘭或者是其他縣市,都需要更多的「林哲安」共同投入農業改造運動,以青年具備之優勢,如網路行銷、創意、新知識等,都是協助農民進行產業生態轉型或行銷的好助力。
然而,無論是無毒、有機等新農業耕種方式,並非倚靠個人、民間團體努力即可,尚待政府共同研議擬定政策與誘因,如此,「讓青年回家鄉」才不會淪為口號,而是現在進行式與未來完成式。

》》關心農業,Read More

深溝水源生態園區http://sgwep.water.gov.tw/
位於宜蘭縣員山鄉,園區內因具有水源及自然生態優良條件,開闢為水源地後,經過完善的經營管理,已成為一處融合水知識、水安全、水生態和水文化的場域,近年來並建構成為具有人文、藝術、科技、生態、教育五大功能的水源生態博物館

新南田董米http://tiandongrice.weebly.com/

"田董米"秉持「生態與農業結合」的理念,守護新南重要水鳥棲地、留下美麗的水田景緻。
圖片來源:林哲安

Tags :
分享至 Google Plus 分享至 Line 友善列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