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青年對談 朱立倫:用尊重年輕人的態度迎向未來
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今(6)日下午於台灣大學出席「2016總統大選大專院校青年對談」活動時表示,國民黨是執政黨,放眼全世界,執政黨是最受到詬病跟攻擊的,不管是上個世代或這個世代做過的事情,他都必須承擔,但面對共同的未來,台灣只有一個,需要把真話說出來,包括年輕人何去何從,台灣是否開放市場,以及青年人如何提升競爭力。
朱立倫指出,面對教育層面要做的改革,包括上個世代的供給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,系所需要全面重新檢討;教育資源分配要以學生為本,教育資源要集中在學生的學習與培養,不管教授本身如何升等,不要忘了本質就是教學,現有制度不改進,只會把研究生變成工讀生跟論文製造者。
他也強調,要用現有空間轉換為青年人需要的住所,而非捨本逐末想要新蓋,事實上卻沒錢、沒地;稅制改革要符合世代正義,老人照顧跟青年培育方面,該做的要做,但也不應全部交給國家跟稅賦,會債留年輕人跟下一代。大家對年輕人的意見也許分歧,但要勇於面對、誠意面對各種聲音,用尊重年輕人的態度迎向未來。
「2016總統大選大專院校青年對談」活動,由七個大專院校的學生會主辦,全程網路直播,出席的還有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,以及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。
談及高等教育的本質,朱立倫表示,美國的教育是完全自由市場的社會,中國大陸的教育是國家的責任,台灣的教育是從國家責任漸漸轉型,但轉型的過程中卻成四不像,事實上是要徹底檢討的時候。回歸教育的本質,應該以孩子跟學生為本,回到教育目的要培養人才,這是國家的責任跟義務,因此,「不能輕易漲學費」,要凍漲高等教育學費,若經費不足,民間資源要好好運用,讓社會建立多元觀念,把企業賺的錢支持教育機構,有更多資源或研究經費,讓學子從分流教育中學以致用。
對於大學退場機制,朱立倫強調,其實真正要退場的不是大學本身,是很多系所。因為招收人數跟實際社會需求產生很大落差,這些學校系所持續招收學生會害了孩子,真正面對的問題是,少子化跟經濟轉型後,這些系所還需要嗎?教育經費要用在刀口上,教育部跟縣市教育局給學生的經費,一定要用在學生與學習方面,因為教育的機會是均等的。
朱立倫說,大學的目的是為了教育,教學是最基本要務,研究是要重視,但教授對學校跟社區服務也是關心重點。教學、研究、服務,是升等的三大要件。很多系所教授只拼衝論文,把研究生當作工讀生,還有很多教授不盡心指導學生,有時就會變成瓢竊或抄襲。實務上應該以教學為第一要件,要從學校的觀念改變起,學校永遠不要以國際排名為考量,唯有這樣才能回到正軌,做研究可以加分,但不一定是大學的工作。
在師生比方面,他也說,師資關建不是量的問題,是質的問題。教師的升等常看論文數量,但對教學很輕忽,各系所甚至學校都有教學卓越獎,有的老師無法升等甚至還被淘汰,這點要徹底檢討,除了學生評鑑,也應有客觀標準,包括學生畢業後的成就反應等。
在青年就業或創業部分,朱立倫認為,要讓教育的內容、教學、數量,跟未來社會需求緊密結合,透過產學合作,實習與各項合作方案,讓企業跟學校大學結合在一起。台灣過去以製造、生產、代工為主,未來以創新、研發跟服務業為主,現在還是初期服務業,起薪比較低,若能向上提升變成高端服務業,平均薪資就能提升;此外,要開放跟區域整合在一起,這過程有點辛苦,但卻是未來的機會,讓年輕人跟世界接軌,將來的工作機會不一定只在台灣,可能在全世界;把產學真正密切合在一起,提供更多平台讓年輕人在創意創業方面有更多機會,讓學用落差縮小。
青年創業方面,他指出,他已從新北市開始落實,包括把三重捷運站閒置空間轉為新北創意坊,新店的閒置空間轉為創意工坊,讓年輕人把創業想法落實。讓學生從最簡單的寫履歷表開始,到怎麼申請工作面談,跟興趣調查診斷做輔導計畫,也讓企業進到學校,讓年輕朋友有信心面對職場,企業也提早找到需要的人才,學用落差就能減少。
至於青年住宅問題,朱立倫說,台灣住者有其屋是最高目標,短期先住者有其居,先有安居的地方,以合理的租金讓年輕人在都會區找到想住的地方,若由政府蓋的話,土地跟時間都會是問題。以現有規劃務實來看,要運用大台北都會區的空屋釋出,讓年輕人租的起,而不是讓空屋持有者寧可空著,這是重要的條件,讓空屋得到誘因變成社會住宅租給年輕人;此外,對年輕人的租金補貼也是關鍵重點,若接受租金補貼,將來到期後讓年輕人轉換成購屋的條件,讓年輕人從住者有其居變成住者有其屋。他也抨擊其他候選人的政見強調,若要蓋二十萬戶的社會住宅,地在哪?錢在哪?
朱立倫說,台灣一年稅收約一兆九千六百億,大概占GDP的12%,是所有先進國家最低的,民進黨每天用北歐來做比喻並不合理,要回歸正題,要不就加稅,要不就用保險,要不就用年金。不要挑撥世代之間的問題,年金最重要原因是因為大家的年齡越活越長,以總額角度看,總額繳的跟領的是否合理、公平,總額要分配到每一年時,金額會比較低,大家必須面對真相,年金的問題要回到共同討論,讓事實呈現在大家面前,如果各別算,每個人總額的給付應該要公平,否則如果都用國家跟社會資源,國家就會不斷舉債,稅制改革也是如此。
對於稅制,朱立倫強調,資本利得該課稅是天經地義,重點是如何課與名目。現在的稅制包括綜合所得稅、營利事業所得稅、證交稅與土徵稅,除了公平正義,還有簡政便民跟經濟發展。證交稅已經內含證所稅,再課稅會造成經濟衝擊跟稅制困難;對年金改革先從個人帳戶做起,繳多少、得多少,這是儲金制邏輯,要建立正確觀念,不要動輒說世代不正義;面對長照保險制也不要馬上批評說是財團,可以比較是否什麼事情都用政府給付,因為現有財源就是如此,但不穩定的財源就是空頭支票。
談及低薪問題,朱立倫說,22K補助是政府在六年前推出的方案,當時因應金融海嘯,大學生畢業的失業問題很嚴重,教育部因而提供補助方案,且當時其實是26K。這個方案被民間企業濫用到變成大學生起薪基準是不對的,應該從供給跟需求面看,尤其是讓在這方面有需求的企業,能從大一開始、最慢大四,就跟學校結合在一起,希望這樣的薪資所得能透過實習到畢業開始工作,就不會像現在很多企業初期只給22K;在整個台灣工作條件環境訓練上若能提升,薪資水準也能提升。
朱立倫表示,台灣一定要開放,不是只有市場或國際合作,教育市場也要開放,周邊國家的學生願意來台灣念書,對台灣是資產,跟未來發展的潛力,應該要創造更好的環境。首先,心態要打開,要歡迎所有外籍生並妥善照顧,居住環境跟學習過程中,也給予更多支持與關懷;畢業後讓大家有實習的機會,先不要擔心他們搶走工作機會,有實習的機會,將來他們可能成為創業的夥伴或工作同仁。要用開放的心情,台灣才能走到全世界,世界才能走進台灣。
對於住宅問題,他也說,要從受害者住戶角度做出發點,也要把不同意見取得最大共識。若用徵收方式或都更,爭取蓋青年住宅或社會住宅,一定會影響很多現有住戶的居住正義,大台北已經有36萬多空戶,應該透過鼓勵跟懲罰性的稅制,讓空屋釋出成為出租住宅跟社會住宅,會比透過都更或徵收取得土地來的更合理也可行,也不會緩不濟急。